玻璃温室大棚的透光率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透光率直接影响进入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适宜的光照强度能使农作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若透光率低,光照不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减少,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细弱、叶片发黄等,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在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的地区,如果玻璃温室大棚透光率不佳,番茄、黄瓜等蔬菜的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明显限制,果实发育不良,产量降低。
光质:不同波长的光对农作物光合作用有不同作用。玻璃的光学特性会使透过的光质发生变化,比如紫外线透过率较低,而一些红外线可能被吸收或反射。一般来说,蓝光和红光对光合作用的作用更为关键,适宜的透光率能保证这两种光的充足供应,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如果透光率不合理,光质比例失调,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生理过程。
二、温度调节
增温效果:透光率高的玻璃温室大棚,能让更多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较快,有利于为农作物营造温暖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在寒冷季节,能有效提高棚内温度,防止农作物受冻害。而透光率低则会导致温室大棚升温缓慢,可能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温度的需求,影响其生长发育。
温度均匀性:良好的透光率有助于保证温室大棚内温度分布相对均匀。光线均匀透过玻璃,能使农作物各个部位都能接收到较为均衡的光照和热量,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有利于农作物整体的生长一致性。若透光率不均匀,会造成棚内温度差异较大,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参差不齐,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形态建成
株高与茎粗:光照是影响农作物株高和茎粗的重要因素。当玻璃温室大棚透光率合适时,农作物能接收到充足均匀的光照,植株生长健壮,茎杆粗壮,株高适中。若透光率不足,农作物为了获取更多光照会出现徒长现象,表现为株高过高、茎杆细弱,抗倒伏能力差。
叶片形态:充足的光照透过玻璃温室大棚,能使农作物叶片充分展开,叶片厚度增加,叶面积增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而透光率低会使叶片变小、变薄,叶色淡绿,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植株的整体生长。
四、开花结果
花芽分化:光照是影响农作物花芽分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合适的透光率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的数量和质量。若透光率不足,花芽分化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花少、花弱,影响坐果率。
果实发育:在果实发育阶段,良好的透光率能保证果实充分接受光照,有利于果实的着色、糖分积累和果实膨大。例如,在种植葡萄、草莓等水果时,透光率高的玻璃温室大棚能使果实颜色鲜艳、口感甜美,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相反,透光率低会导致果实着色不良、糖分不足、果实偏小等问题。
五、病虫害发生
湿度环境:透光率会影响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和温度,进而影响湿度环境。透光率高,室内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空气相对湿度相对较低,不利于病菌和害虫的滋生和传播。而透光率低,棚内湿度容易偏高,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增加了农作物感染病虫害的风险,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植株抗性:光照充足、透光率好的环境下生长的农作物,由于光合作用充分,植株生长健壮,自身的抵抗力较强,能够更好地抵御病虫害的侵袭。而在透光率差的环境中,农作物生长不良,抗性降低,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